景谷6.6级地震较鲁甸6.5级地震灾害轻的原因

发布时间: 2014年10月20日    发布部门:    浏览量:6868次

2014年10月7日的景谷6.6级地震仅造成1人死亡,324人受伤,其中8人重伤。这与83日鲁甸6.5级地震造成的伤亡状况悬殊巨大。经对比研究认为主要有二方面的原因:

一是景谷地震影响区建筑结构和品质有利于抗震。新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的住房抗震性能较强,且占住房总量的比例较大。农村砖木和土木结构的住房因循古老的穿斗式构架,抗震性能都比较好,地震破坏表现为砖木结构房屋损坏轻,土木结构房屋土基墙向外倾倒,不像鲁甸农村墙抬梁的土木结构房屋呈现整体倒伏。

二是景谷地震影响区地质环境条件有利于抗震。人口集聚区大多为山间盆地平坝、丘陵区,中生界红层分布为主,为层状结构岩体,产状平缓,地层较完整,土层多为冲积层,地基承载力较大,建筑场地多为较有利于抗震的场地,本次地震加速度值只有鲁甸地震的三分之二,破坏力较弱,相应的也是地质灾害低易发区。而且生态环境较好,森林覆盖率高达74.6%,人口密度为48/平方公里,而鲁甸地震影响区的人口密度达265/平方公里。在景谷排查中发现,山坡、沟谷人为挖填少见,天然稳定性保持较好,即使是在山高坡陡的深切割河谷斜坡地带,外动力地质现象也很少见。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结果显示,景谷“10.07”地震新增隐患点所占比例为12%,以浅层小型滑坡、崩塌为主;鲁甸“8.03”地震新增隐患点所在比例为42%,而且产生了红石岩、王家坡、甘家寨等大型、特大型滑坡、崩塌灾害。

根据上述地震灾害特点,将来的防震减灾应努力做好:

1、注重工程抗震。建筑工程设计要严格执行抗震设计规范,充分考虑各专业评估工作的结论和建议,积极采用抗震新技术、新材料。建筑施工要严格管理、有效监理,确保工程质量。若出现豆腐渣工程,一切工作等于零。

2、做好建设项目选址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在新建村镇、重大工程选址中,要认真调查研究强震活动和地质灾害发生规律,有效避让发震断裂带及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具体工作首先要系统地做好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环境调查、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及区划,为各项规划和选址等工作提供详实的科学依据。其次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工程地质勘察、场地地震烈度复核、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规章制度确定的专业评估工作,并切实将所得结论和建议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不能只是把这些工作成果作为办理行政审批手续的材料。

3、严格管理、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管理部门要严格监管有关地质环境管理和保护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加大地质灾害搬迁治理力度,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培训,使社会各方面的人都能够自觉保护地质环境,避免因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山坡、河谷的稳定状态,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

王宇

2014年10月10日写于景谷

 

科普知识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
基础地质
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