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0000)简称地质灾害详查,是《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编(2010-2020)》和《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3-2020年)》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是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公益性、基础性工作。
一、详查的主要目标任务
查明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地质灾害隐患的现状、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查明隐患灾害体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的发生、发展规律,尤其是地质灾害隐患点发展趋势及对当地人民生命财产以及经济社会的危害程度;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御体系;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区划和风险评价,达到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全面、系统、准确的基础资料。
二、详查进行的范围对象
我省2012年以前已有12个县完成详查工作,还需对剩余的117个县(市、区)开展详细调查工作,规划在2013年完成30个县(市、区),2014年完成30个县(市、区),2015年完成30个县(市、区),2016年完成27个县(市、区)。
三、详查需要开展的工作内容
根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编写的《云南省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技术要求》,地质灾害调查的工作内容有:
1、开展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分析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的岩土体结构条件,阐明其发育、分布规律及形成机理,评价和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行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区划。
2、对县域内已发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了解其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等,并对其复活性和危险性进行评估。
3、对城市、村镇、厂矿、重要交通沿线、重要工程设施、大江大河、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点文物保护点等潜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并对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进行评价。
4、根据本次调查资料及取得的新认识,对已有规划的合理性进行评述,提出修订或调整建议。
5、结合防灾规划,推荐应急搬迁避让新址,并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建设适宜性初步评估。
6、协助地方政府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编制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四、工作方法
调查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6种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我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调查重点。主要调查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地质条件、诱发因素、稳定性、复活性及灾情、险情、防治情况等方面内容。
调查方式采用点、线、面相结合,以遥感调查为先导,以野外实地调查为主的方式进行。在地质灾害发育的县城、集镇或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分布区开展1∶1万地质灾害测量。对于具备基本成灾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地段或区域逐一排查,并进行大比例尺测绘,圈画地质灾害隐患的范围,评价其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对重大灾害隐患点和搬迁安置点进行大比例尺地面和剖面测绘,辅以必要的物探、钻探、山地工程等验证。
五、提交的主要成果
通过开展地质灾害详查工作,按县域提交成果,主要成果包括:
1、调查报告
××县(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
2、附件
遥感调查报告、勘查报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修订(调整)建议、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报告、地质灾害照片集等。
3、附图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实际材料图、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图、地质灾害分布图、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图、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调整建议图、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分布及易发程度分区图、重点地段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图、斜(边)坡工程地质实测剖面、重大地质灾害(搬迁避让点)勘查平面图和剖面图、钻孔柱状图、探槽探井展示图等。
4、数字化成果
××县(市、区)地质灾害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