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室成立于2022年4月22日,总体定位于云南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以高原山地国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和生态保护修复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云南高山峡谷区、红层区、地震频发区、高原岩溶山区四大区域地质灾害的生成背景、形成机理、早期识别、预报预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及生态保护修复机理和技术方法,搭建应用基础和新兴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前沿技术(InSAR、多源光学遥感等)创新平台,开发推广先进技术,培养汇聚高层次人才,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实验室致力于科学推进全省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提高全省地质灾害隐患调查、风险识别、监测预警等能力,进一步深化解决地质灾害隐患空间识别、结构特征分析、成灾规律研究等突出问题。
实验室依托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建设,与昆明理工大学共建,聘请知名学者吴顺川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组建学术委员,成员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建兵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唐辉明教授、云南省地质调查局王宇正高工等18人;明确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8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70%,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6%,年龄30-44岁人员占比65%);邀请相关交叉学科领域带头人参加,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水利、农业等领域的知名专家。
重点实验室设立“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室”、“高原山地地质灾害成因机制及新兴防控技术研究室”、“高原山地生态保护修复技术和方法研究室”、“高原山地生态保护修复机理研究室”、“办公室”、“档案室”等机构,同时组建了“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隐患识别综合遥感创新团队”、“生态保护修复研究所创新团队”、“云南高原山地重大地质灾害动力灾变及风险防控研究团队”、“岩溶高原断陷盆地水资源研究创新团队”、“云南高原山地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精准防控创新研究团队”。
本实验室预期成效包括:助推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高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水平,有利于西南边疆稳定和民族地区发展;探索出新思路、新方式,开展创新性研究;形成自然资源领域新的学科增长点。